不知不覺來到了最後一週,不小心寫了太多Deno,反而一開始(Day01)撰文動機之一,想回顧的試算表之旅,一直沒有好好回首。今晚就讓我先做個簡略的回顧~
先不去考量無關Excel與VBA的部分,也就是先單純化,假設就是要用Excel與VBA,我會想告訴那時的我優先做什麼?
我會希望當年的自己,與其在下班時間、休假日,還在那邊實作,不如先暫緩想把某些進度盡快做出來的衝動,挪出一部分時間,尋找情緒上或技術上可以交流的夥伴。
儘管對當時的我而言,寫VBA本身就是相對可控、相對紓壓的環節,我現在依然相信,稍微跟誰即時分享自己當下卡住的不愉快,其實也能舒展自己的思緒。
找到同溫層其實也代表著釐清自己的好惡。比如過年時,醒來卻賴在床上划手機,看到Yukiさん於大學時期寫的《Excel VBAの開発環境に絶望したので2021年のモダンな環境を構築する》,當下真的很有情緒上的共鳴。[^1]
我當年可能太習慣訂閱制必定能立即使用最新功能,就蠢到在休假時間用自己的裝置嘗試了工作上用得到的功能、甚至建了demo檔案,才發現在公司電腦不能work,畢竟公司的Excel版本比較舊。
在寫VBA之前,先確認需要跑VBA的裝置的權限設置,是否都能順利執行。
當年就算每台裝置都開啟了巨集功能,但基於一些我至今沒搞懂的原因,在某些條件下就是不能執行。礙於前公司當初設定裝置的人不在(小公司沒有專職的IT人員),就用一些workaround才讓每台裝置都能跑。
儘管VBA已經被微軟冷凍,或者說進入至今已十年之久的長期維護模式,社群上仍有一堆解法。當年似乎只先處理如何在VS Code上編輯VBA,但完全不想配置同步,拖到很後面才在公司電腦隨便建一個新的GitHub帳號做同步,但直到最後也沒有用vbac同步VS Code和Excel。
比起執行腳本,設計盡可能貼近原生體驗的按鈕更好。當年前期都是讓同事點選巨集名稱執行,一直到後期才試著在Excel上增加類似原生的按鈕,並合併某些腳本,寫一個依情況判斷要執行哪一個腳本的腳本,盡可能改善使用者體驗。
其實我花了一些時間,把以前的筆記與聊天訊息彙整起來,並讓GenAI將筆記分類;原本打算更有系統的回顧,不過今天沒時間了哈哈哈。
所以就用走路時,僅憑回憶想到的理所當然的幾個基本點,明天再繼續來整理筆記。
[^1]: 寫這段時想驗證自己的記憶是否正確,找了以前的訊息來看,不知不覺又滑了一小時……雖然確定是事實,但我無法理解那時我到底為什麼過年會用手機滑VBA;而且過年返鄉前,我逃避整理行李,竟然也坐在電腦前玩Excel🤨